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千劫眉原著解说 > 第二十七章 逢魅之夜

第二十七章 逢魅之夜(第1/4 页)

目录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一梦南唐一代奸相人在四谎,与败犬少女们一同成长怪谈作者拖更日记花满长安道致四千年后小美人带球跑失败了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玄天修仙录仙鼎奇缘我在崩坏转生成芽衣安家之房家栋我不是啃姐族万兽箓剑气啸天神域大战无敌萌宝闯诸天抗战之工业强国林行苏淮大明无敌电商

他很少服侍少爷,所以不知道少爷是不是常常心情不好,但至少知道少爷很少喝醉。见唐俪辞伏琴睡去,元儿犹豫了好一阵子,怯生生地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放心地吐出一口气,将一件淡紫色的外袍轻轻披在唐俪辞身上。

少书治好了老爹的病,大大说过那病治不好了,少爷却轻易治好了,他真的是妖狐吗?元儿探头看了看他的鼻子,再拉起他的手捡查有没有爪子。唐俪辞的手掌温暖柔润,和平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元儿将他的手轻轻放回琴上,心里突然想……如果少爷其实不是狐妖,老爷这样对他,他的心……是不是很难过,望着醉颜红晕的唐俪辞,难过……少爷是不会难过的吧?少爷是不会遇到难题,不会难过,不会伤心,不会烦恼的人,没有什么是少爷办不到的,就像神仙一样。

唐俪辞伏在琴上,睡了片刻,缓缓抬起头来,伸手扶额。他额上几缕银发随指而下,风中微飘,姿态慵懒秀丽:“元儿,你先回去吧。”

“少爷还没回房休息,元儿怎么能先回去?”元儿恭敬地道。“如果少爷想在院子里坐,元儿在走廊后边站着,什么都不会听见,也什么都不会看见的。”唐俪辞眉线微微一弯,“天快亮了,老爷那边白天也是你伺候吧……回去吧,没什么事要你伺候,回去休恳。”元儿迟疑了一下,轻声告退,回房去了。

月色已然到了最明的时刻,唐俪辞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明月。东西京之间突然多了许多来历不明的外地人,有人潜入宫中通迫芸妃盗取“绿魅”,目的究竟为何?皇上对他有杀心,但他宠爱芸妃信任义父,所以暂时还不会动手,如果他此时调拨了皇上的耐心,后果难科,而中毒在身的梅花易数、狂兰无行和傅主梅究竟能撑到什么时候,以及……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西方桃难道没有任何行动?柳眼失踪多时,少林寺方丈将现,三个响头的流言是真是假?柳眼现在又身在何处呢?

纷繁复杂的问题接踵而来,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唐俪辞弃琴站起,垂袖往房间走去,必须在一两日解决的问题是……芸妃的毒伤,以及妥善地取得绿魅。脚步迈过门槛,他右手从怀里拔起小桃红,顺势一挥,左手腕鲜血迸涌,再往前一步,伤口正好扣在桌上摆放的薄胎光面银杯上,血清……他的血清不知道能不能解艳葩之毒,姑且一试罢了。如果血清不能解艳葩之毒,那么绿魅之局就必须尽早。

取绿魅不过是一件小事,唐俪辞望着银杯中自己的鲜血,浅浅抿起嘴角,微微一笑。

第二日,唐俪辞再次乘车前往皇宫,为芸妃带去血清,并亲自动手灌注到她的血液中去,在慈元殿坐了一阵,芸妃并无任何不适的反映,他便告辞离去。太宗对唐俪辞医治芸妃之事并不放心,见他为芸妃带药而来,退朝之后急急派遣御医前往探查,自己也亲往探视。然而芸妃七色好转,唐俪辞带来的“药”似乎颇具奇效,并无异常。御医把过脉之后说娘娘的病情略有好转,然而病根未去,仍需休息,如果唐俪辞所用之药正确无误,也许娘娘再用个十天半个月,身子也就好了。太宗喜怒参半,喜的是芸妃终于好转,怒的是唐俪辞果然仍是狐妖,御医不能医之病症在他手中竟然好转,不知他对芸妃用的是什么药,如此真有奇效?

过不多时,太宗自慈元殿中出来,身后跟着几个太监,匆匆往景元殿而去。御花园极尽巧思,秋景怡人。太宗一眼也为多瞧,只管埋头赶路。突然之间,“嗖”的一声微响,一支长箭骤然自太宗身畔掠过,太宗骇然回首,只见身边回廊顶上,光天化日之下有人身穿太监服侍,弯弓搭箭正对着自己,幸好他戎马半生,反应堪称敏捷,见状往旁急闪,“夺”的一声第二支长箭亦是掠身而过,未中身体。

“有刺客!救驾――”跟在太宗身后那几个太监顿时尖叫起来。有两人一起挡在太宗身前,另一个尖叫呼救:“来人啊!有刺客!来人啊――”

御花园内极为侍卫正闻声赶到,屋顶上的刺客箭如流蝗,只听惨呼声起,几人中箭受伤,太宗慌忙往前头的院子奔去,只见前面不远处花树之下正有人行走,闻声刚刚转过身来。太宗奔逃而至,一支长箭如流星追月急射而来,堪堪触及太宗的后心,花树下的那人长袖顺势拂出,右腕一带将太宗拉至自己身后,“啪”的一声长箭落地,屋顶挽弓的刺客一呆,他这一箭灌注了全身真力,就算是只老虎也一箭穿了,这人只是长袖一拂,便让他长箭落地。

太宗死里逃生,惊魂未定,此时长吁一口气,才见挡在身前的人银发白衣,仪态端庄优雅,正是唐俪辞。对面屋顶追来的刺客眼见人生鼎沸。片刻之间自己就将被禁卫包围,咬了咬牙,自袖中抽出一支颜色古怪的斑驳长箭,“嗖”的一声全力向太宗头上射来。

箭声破空,带起一阵凌厉的呼啸,唐俪辞嘴角微勾,蕴涵的是一丝似笑非笑,拂袖横档,不料长箭触及衣袖。“刺”的一声竟腐蚀衣袖,自袖中洞穿而过。太宗大吃一惊,唐俪辞反应奇快,左手反抓一扯。太宗往左倾斜,那只长箭“嗖”的一声自他头顶穿过,只觉头顶一轻,数粒珍珠跌落尘埃,长箭“夺”的一声射入身后菩提树内,入木两尺!

“抓刺客!保护皇上!”禁卫军一拥而上,顷刻间便制伏了这行刺皇上的凶手,然而皇宫之内戒备何等森严,这人究竟是如何潜入到慈元殿,又是怎样知道皇上会路过这里呢?各人虽然抓了刺客,心里都是一片冰凉,皇上要是怪罪下来,难逃失职之责。

太宗瞪着众人将那刺客五花大绑,又看了一眼救了自己一命的唐俪辞,心中骇然仍在,张了几次嘴都说不出话来。唐俪辞将他扶稳,传了股真气助他通畅气血,压惊定神,过了好一会儿太宗才道:“压下去,交代大理寺仔细审查,此事一定要给朕一个交代,查不出原因理由,今日当值之人统统罪加一等!”赶来的侍卫纷纷跪倒,齐声道:“是!”太宗握紧了唐俪辞的手,身后惊魂未定的小太监匆匆拾起地上跌落的珍珠,几人匆匆离开花园,前往福宁宫。

进了福宁宫的大门,不等太宗吩咐,里外都加派了人手护卫。太宗坐了下来喝了口茶,这才好好看了唐俪辞几眼,舒了口气:“国舅武功高强,救驾有功,你说朕赏你什么好?”唐俪辞微笑行礼:“臣不过凑巧偶然,不敢居功,更不敢求赏。”太宗不禁一笑:“朕赏你什么,只怕你都不放在眼里,这样吧,朕赏你两个字‘赋闲’吗?”唐俪辞行礼称谢。太宗道:“不想知道何谓‘赋闲’吗?”唐俪辞柔声道:“皇上取消臣了。”太宗哈哈大笑:“风流潇洒,清闲无事能走遍天下,清闲能看花闻柳、能修炼玄奇、也才有能耐在刚才救驾。朕说得不当吗?”唐俪辞鞠身道:“方才之事,不过偶然而已。”太宗拍了拍他:“朕明白你无害朕之意,那就够了,苍天将你赐予朕,那自是有天意,或许天意是要你来助朕一臂之力。”唐俪辞浅笑微微,恭谦而答,太宗越笑越是欢畅,几乎忘了方才的危机。大太监王继恩帮太宗将上朝戴的冕冠取下,那冕上掉了几颗珍珠,都是稀世珍宝,但受箭气所激,又撞击地面,几颗珍珠的表面都有了划痕,不复光洁鲜亮。王继恩将已毁的珠子放在另外一个盒内,让内务府另配颜色,形状与旧珠子一模一样的新珠,吩咐小太监将盒子送去内务府,自己再为皇上更衣。

天牢内大理寺立刻拷问了刺客,不过一个时辰之后便送来了大致的结果。原来刚才行刺的刺客是辽人,潜入皇宫刺杀太宗,是为宋辽开战所结下的仇怨,但问他是如何进来,又如何知道皇上会途径慈元殿以及那只沾有剧毒的长箭是如何而来的,那人却说不清楚,只说他预谋此事已久,却一直寻不到入宫的方法,昨夜突然有人传书与他,给他画明了入宫的地图,给了他这支沾有剧毒的长箭,只因那书信写的仍是大辽文字,故而主使之人多半乃是辽人。太宗颇为震怒,然而辽宋之战大宋一直未战便宜,纵然他心中大怒,却也难以奈何,当下吩咐加派人手保卫宫内安全,今日刺客之事若是外传,斩立决!

当夜皇宫大内繁忙劳碌,谁也没有留心那盘送往内务府的珍珠,其中一颗已非绿魅,而是一颗和绿魅颜色大小重量都十分相似的海珠。唐俪辞陪伴太宗到深夜,告辞离去,临走的时候听说禁卫军一个失手,将那刺客打死,宫中又起轩然大波。正在调查究竟是谁失手打死了刺客。

夜风晴朗,头顶却有阴云蔽月,使月光看起来并不非常温柔,带有一丝冰凉的寒意。唐俪辞出宫乘上马车,车夫将车赶往洛阳的方向,马车摇晃,帘幕之外夜风阵阵侵入,煞是清寒。深夜的街道空无一人,但见这华丽孤单的马车踟蹰前行。清脆的马蹄声遥遥传去,像敲着寒砧的梦。

一个人跃上屋顶,目送这辆马车离去,夜风之中衣袂飘风,看了良久,微微一叹。屋顶上的人是杨桂华,那意图行刺的刺客怎会突然得到地图和毒箭?又是怎样突然而死……他不是没有有所怀疑,但这个人做事太曲折太干净了,老练得没有留下丝毫线索和证据。如果是他,他这样大闹宫廷,究竟为了什么?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吗?杨桂华以为并不是,那究竟是为了什么,非详查不可。

唐俪辞坐在马车里,身后有人追踪他很清楚,今日之事是变局,瞒不过聪明人的眼睛,但杨桂华……他微微一笑,不是对手。深夜的雾气飘渺,丝丝侵入帘幕之内,他抬起左手,手腕上两道伤痕尚未痊愈,此时第三道仍在流血。

嵩山少林寺。

初任方丈的普珠已有一日未出僧房。大成,大宝几人不以为意,少林寺乃清修之所,即使有和尚十天半个月不出僧房,那也没有什么,。僧房之内,普珠黑衣长发,默默坐在桌前,一言不发,并非在思考佛法,也不是在修炼武功。

目录
昭如日月巫也是道我靠发疯把渣男一家逼疯了十里红莲艳酒性别为男的泉小姐听说我和病娇皇帝有一腿
返回顶部